会长专访
为充分展示乐清渝商形象,商会特开设“会长专访”栏目,通过《雁荡渝商》杂志、《雁荡渝商报》及商会公众号等,刊发“会长专访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一切的成功,都是缘于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这是软银董事长孙正义先生的一句名言,我引为座右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是我走向社会时,家人给我寄语,是我的人生格言。”说这两句话时,李海波放慢了一贯的语速,几乎是一字一顿。
80后的李海波在乐清创业已经15年了。他是乐清网络招聘人才的拓荒者,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天正集团、人民集团等知名企业是其合作伙伴,他同期创办的乐清人才网(www.yqrc.com)是中国地方人才网联盟理事长单位,也是乐清地区人气旺的人才网站。
从一个“三无人员”(其自嘲语,指:无技术,无资金,无资源)到三家企业的创始人,李海波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感和沧桑感。
“如果凌晨3点有了一个好的想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也会立马去做……”李海波说话做事雷厉风行,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李海波的这种“急性子”,也影响着他所领导的企业,其员工自上而下也都是雷厉风行、有很强的执行力。
李海波的创业是从网站建设维护起家,到网站SEO,再到网络人才市场的拓荒……能在每一个风口上抓住营销的“切入点”,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李海波敏锐的洞察和不断尝新的精神,而这些均来自于学习。“我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用来和行业内外的朋友们探讨、交流、学习,一些‘金点子’未必是你的首创,但你可以模仿学习后消化!”李海波喜欢这种快速又直接的学习方法,在他看来,生意的本质和营销的技巧都差不多,只是在于每个企业家能吸收领会到的多寡,这种切磋式的学习,可以避免少走弯路。
当然,分析研究市场,也是是李海波日常工作的一部分。2014年,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才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许多人找工作时,心中早就已经预设好目标就业地点,一般是自己家乡。虽然县市级人才网站(企业)不如全国性的人才网站(企业)有影响力,但在当地是有大网站难以撼动的市场地位。所谓“占地为王,遍地开花”,除了地域性,人才市场还存在着排他性(专业性)的需求。发现了这两点,李海波开始着手探究地方性人才网站(企业)联盟的战略合作。
2014年12月,李海波一行前往台州、宁波、萧山、义乌、永康等地,拜访各地排列前茅的几家人才网站(企业),与他们签订了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并在永康召开成立“中国地方人才网联盟”。
真实分享,合作共赢。2015年1月,首届“中国地方人才网联盟高峰论坛”在舟山举行,与会企业除了浙江省内人才网(企业),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网(企业)。“原主办方本是计划在舟山举办人才论坛,当得知我们‘地方人才网联盟’在永康成立的消息后,马上赶到永康与我们商谈合作主办高峰论坛”。嗣后,“高峰论坛”先后在山西大同、浙江台州、陕西宝鸡举行。今年第五届峰会在海南海口举行(2018年9月)。特别是2016年6月,中国地方人才网联盟在浙江台州召开第一届理事会,李海波所在的乐清人才网当仁不让地当选为“中国地方人才网联盟”理事长单位。
李海波介绍:“联盟之间数据共享。你在我们的网站上注册会员,在联盟之内的其他网站上依然可以行使会员权利。交一笔费用,可以享受多个平台的服务,这就为个人与企业提供了便利,联盟成员之间也大为方便。这也可以说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土办法。”
目前,李海波的企业提供网站建设、电商运营、网络招聘、猎头服务、网上电器之都、电气论坛等多个板块的经营服务,其中他最看重的是网络招聘和猎头服务,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网络人力资源服务。
互联网经济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李海波认为,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其快捷性和互动性将彻底打破求职者与招聘企业之间的空间界限,从而使人才的供需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如今乐清人才网已经拥有数十万会员。
对未来,李海波有许多设想。比如,刚刚冒头的“电才网”,定位于专业服务工业电器企业的高端人才线上招聘服务平台,网上电器之都、电气论坛等则是服务于工业电器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和技术交流网站。
“每个点我们都独立来做,就像宴席一样,鱼、肉、蔬菜,是一道接一道端上桌的。
但到了最后,一定会办成一场盛宴。”李海波如是说。
从差生到乖孩子
和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人物马云一样,李海波起初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
1982年,出生在重庆开县农家的李海波,从小对应试教育没什么兴趣,而偏好一些游离于教学大纲外的杂书。到了初二,平均成绩还不到50分,从家长到老师,都对这个孩子的学习前途不抱希望。
可是初三那年,在他人眼里不可救药的李海波却突然“醒水”,利用临考前的短短半年时间,挑灯夜读,成绩迅速由慢班的末尾提升到快班的前列,最终成为全校惟一从慢班“差生”考上重点中专的优等生,一举颠覆了亲人对他的认知。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有毕业分配等原因,考上重点中专意味着提前3年跳出龙门,所以当时重点中专才是农家孩子的首选。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喜出望外的父母用请全村人看电影的高规格方式,庆祝李海波的金榜题名。
乐清是“温州模式”重要发源地。2000年6月,年满18岁的李海波,不满意中专毕业后分配去安徽当饲料推销员的工作,背着三大包(换洗衣服和被子)行礼,从重庆万州出发,乘坐了5天5夜的船转站上海来到乐清打工。
初来乍到,李海波先是应聘到磐石镇一家电器厂从事质量工作。“上了11天班,就被老板开了。”几天后,李海波无奈在柳市镇一家网络公司(主业是帮企业建设维护网站)找了份底薪300元的业务员工作。
“虹桥、大荆等偏远乡镇的业务,没有人愿意去跑,我被指定安排去这些地方。从柳市去这些地方,来回车程需要2个多小时,我每天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凭借吃苦耐劳精神,加上中专学的是市场营销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李海波在这家网络公司站住了脚跟,半年后就被提拔为市场营销部的负责人。
也许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注定写满了成长的艰辛与探索的汗水。
温州人“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生活写照给了李海波很大的冲击。2002年初,李海波决定不再替别人打工,要走自主创业之路。
或许是由于太过年轻,李海波的第一次创业很快就草草收场。不仅没有赚到钱,还把自己辛苦打工的万元积蓄赔了个精光。由此,他告别熟悉的人群,远赴一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自我疗伤。
在远离乐清上千公里的陌生城市沈阳,李海波在没有暖气的房子里白水煮白菜、白米饭下臭豆腐度过了长达半年的惨淡时光。过年时往家里打电话,他却强忍眼泪谎报平安。
疗伤完后,不服输的李海波再度回到乐清,“我的想法就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他用身上仅存的3元钱买了一本《读者》,用这种独特且决绝地方式与过去作了个告别。他又去了一家网络公司,应聘时提的要求是:不要底薪,只要高额提成。李海波只能再度通过打工的方式来积累自己的创业启动资金。
又是半年后(2003年),李海波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与人合伙一同创立了乐清市精科数码计算机有限公司,帮助企业搭建维护网络平台。
逃不过“万事开头难”的定律,创业初期,李海波完全不懂怎么去做,觉得自己既没有资源也没有人脉,只要能遇到一个客户就想尽一切办法将其“拿下”。当时和客户谈合作成功的概率徘徊在1%,回首15年前,李海波用一个字形容:“难!”,当时他唯一的致胜法宝是“真心+诚心”。他也只能用真心再三向客户保证一定能做好,然后用行动和成果展示自己的诚心。
李海波相信,只有客户觉得自己用心,才能放心的将业务交给自己去做。这种信念一直推动他到现在——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满足并服务于客户。经过十多年的运转、累积、沉淀,如今正泰电器、天正电器、人民电器、德力西电器等知名企业也先后成为其合作伙伴。
分兵合击 筑梦平台
在李海波的认识中:“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只要做了就有机会,不做一点机会也没有”。
合伙人高扬,被李海波笑称为“一个比妻子认识更久的人”。两个合作伙伴之间的默契程度可见一斑。
2002年的夏天,李海波往返于柳市和虹桥两地跑业务,通常早上起来前往虹桥,晚上再回到柳市,依靠步行挨家挨户地拜访客户。中午时分,李海波通常在公园、老人亭等阴凉处休憩解暑。一次,李海波在城东街道牛鼻洞村一处老人亭午休中,无意听到边上有两人在谈话。“他们说的是重庆话,于是我上前搭话,大家就认识了”,其中一人便是高扬。
当时,李海波正处于第一次创业阶段。2003年,高扬主动联系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李海波,一拍即合,开始“联手打天下”。
“一开始,我们有4个小伙伴一起创业。前五年,另外两人陆续退出,我和高扬仍在坚持。”李海波说,“我一直觉得‘创业容易守业难’。我们相互包容、扶持,一起走了15年,真的不容易。许多事情,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十足的默契。在公司里,他主要负责人事和市场,我主要负责技术和战略。但其实我们没有明显的分工,必要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会挺身而出。”
2013年,李海波与高扬、张王飞成立了第二家公司——领航者猎头公司。针对企业高薪岗位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做,更高效地寻找高端人才。
“精科数码现在主要做两块业务,除了乐清人才网这个品牌项目外,就是帮助企业建站。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更为细分的市场。于是,我们成立了领航者,在普通岗位的人才需求之上,针对高端市场,配备更为精准的服务对接。”李海波强调,“两家公司都是独立运营。”
术业有专攻。合伙投资的公司独立运营,有针对性地在各自的领域挖掘并成长,市场细分之下,每一块“肉”都不会被割舍。而后,他们又有计划地整合各自的相关企业,往融合的方向走,细化市场,分兵合击。
利不可独,谋不可众。采访中,李海波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谈自己的团队、谈自己的责任以及对这个行业的热爱与执著。“90后占比我们团队的50%,个性鲜明、活泼好动,在接受新鲜事物和执行力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5年以上的老员工占比我们团队的30%,这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同为年轻人的老板李海波在公司里严格但不严厉,更愿意把公司打造成一个大家庭,“一个能让志同道合的人实现梦想的平台,一个开心工作的家园。”
举办快乐精科,每年集体出游,组建登山群,一起出海打渔……2016年12月10日公司送出第一辆价值10万元小汽车给张令,2018年4月28日,2008年加盟公司的李雪红获得了公司奖励送出的第二辆价值10万元小汽车。一些公司骨干还获得了公司的股份。“但每个月,我们必须组织一次培训学习”。同为年轻人的李海波,也明白年轻人在经验积累方面的不足,所以在提供好的福利同时,还会花时间去为员工做提升培训学习,让员工和企业一同成长。
商会协作,反哺社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作为在乐清创业成功的重庆人,李海波热心公益事业,每年都会组织员工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他从没有忘记回报和反哺社会。
2017年12月27日,乐清市重庆商会召开二届一次会员大会,李海波当选为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13年11月,李海波与张成明、胡春波、高文松等乐清渝籍企业家,联合发起成立了乐清市重庆商会。
“商会是一个资源共享,互惠协作的大平台。”李海波抽出大量的时间,热心参与到商会的各项工作中,回渝考察有他活跃的身影,会员有困难他在奔走,组织会员活动他出钱又出力……商会成立五年来,李海波参与了商会的每一次重大活动,连续七年参加‘为温州乐清添绿’义务植树活动,为建设“渝商之家”和搭建“乐渝之桥”出力。
其实早在2007年,李海波就加入到了温州市重庆商会这个大家庭。
2008年9月,在温州市重庆商会成立一周年庆典大会上,李海波作为优秀会员代表被邀上台发言,他在围绕“健康、发展、责任”三个关键词,讲述了自己加入商会的深刻感受。
2017年9月,在温州市重庆商会成立十周年的庆典大会上,李海波再次作为优秀会员代表被推荐上台,从“成长、平台、责任”等三方面作感想发言。他情真意切地说:作为商会第一批老会员,刚加入商会之初,也正是我公司起步之时,10年来,我积极主动参加商会举办的各类活动,通过商会这个平台,让我取得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