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商会新闻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忠宝:温州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法治环境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忠宝:温州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法治环境
时间:2019/7/8      点击数:327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6月27日的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法治论坛上,副省长、市委书记陈伟俊在致辞中强调,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市委办公室印发的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责任清单中关于改善民营企业法治环境的占12项,多项工作都是由市工商联牵头负责。


   在推进法治为民营经济发展护航的工作中,工商联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能够发挥哪些作用,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温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忠宝


记者(以下简称 记):法治保障对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王忠宝(以下简称 王):首先,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是必备条件。所以说某种程度上讲,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的经济。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法治环境。其次,确保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高度强调产权保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建立良好的交易双方产权保护机制,使市场的参与各方都得到安全性的法治保障,解除企业家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企业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当中。


第三点,促进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家是核心要素。企业家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当中的作用和地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其合法权益如何保护都是应该的。在对企业家的保护方面,市委市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市工商联作为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组的牵头单位,是民营企业家的“娘家”,我们会全力做好先行区各项惠及企业家的政策的落地,从而释放红利,使企业家获得尊崇感和礼遇感,让企业家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当中唱主角,让企业家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当中,不断地得到高素质的成长。


民营经济的法治保障需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记:优化营商环境,用司法保障企业经营是一项长期工作,其中工商联扮演什么角色?


王:工商联是企业家的娘家,就是要帮助企业家维护正当权益,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从而带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商联具有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高度融合的特征,要发挥好这三个特性,围绕着民营经济的法治保障方面需要做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就是发出正面好声音。工商联有责任有义务发出企业家在参与“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过程当中的好声音,大力呼吁政府部门对企业实行柔性执法、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对企业理性司法。


第二,我们要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对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进行正当保护,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公检法各方,帮助企业家维权。


第三,工商联要切实推动政府有关部门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调研,了解企业呼声,探究行业诉求,把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现存于行业和企业当中的痛点、堵点,反映给有关的政府主管部门,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在解除痛点、排除堵点、回应热点方面,做出工商联应有的努力。


第四,工商联要引导企业合法经营和倡导实行行业自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力量,必须要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家要主动学法用法,切实做到守法经营、诚信交易。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力量的作用,在产品质量、同业竞争等方面引导企业实行行业自律,共同为营商环境的优化,发挥企业和行业的推动作用。


商会发展领域的温州立法值得探索

        

记:未来工商联计划在哪些方面,继续提升对民营企业的法治保障?


王:在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创建办有效的协调下,温州先后出台了80条新政、146项任务清单等举措,当中有60%左右都是在全国具有突破性的,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


一方面,出台的涉企柔性执法、重大涉企案件报告等一系列的制度措施都有待深化细化,有待持续地落地。工商联要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其中,让刚性制度能够普惠到企业身上,让柔性的机制能够变成长期稳定保障企业家权益的常态化工作措施,让企业家能够享受到“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推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良性互动的工作模式。工商联既要做政府和企业家联系的特殊桥梁和纽带,构建顺畅的沟通管道;也要作为企业家的娘家来引导企业家参与“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还要作为民间的社团倡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维护企业家权益,形成全社会的“两个健康”氛围。


其三,努力推动相关的立法工作。推动人大以温州作为较大市获得立法权为契机,在商会立法方面能够有所突破。工商联要研究如何在能力范围内,引导企业家共同推动人大的相关立法。7月底,全国工商联将在温州召开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全国性现场推进会,总结温州在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参与社会治理、推动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经验,形成温州样本,供各省市借鉴运用。这些经验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建章立制的方式予以固化。因此,商会发展领域的温州立法值得探索。


市工商联多角度创新载体为法治赋能

7月5日,世界温州人家园内,温州市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联席会议暨“企业维权接待日”活动举行,多个部门与行业协会、企业家“面对面”,现场就商协会与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征信修复,项目落地、验收等问题进行沟通解决。“企业维权接待日”既是一次充分展现温州工商联助力法治护航民营企业法治的窗口,也是一个联通职能部门、工商联、商会组织与民营企业的重要平台。实际上,“企业维权接待日”只是市工商联推进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健康发展的载体之一,近年来市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开展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上不断创新模式,成效显现。


拓渠道:与司法部门联络合作得以强化


2月份,市鞋革行业协会和服装商会了解到,下属共计19家会员企业涉及“腾旭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其中近7成企业尚在正常经营。为减小案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在涉案企业自愿代缴税款的前提下,市工商联和鞋革协会、服装商会根据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的情况对企业的“健康情况”进行评估,市检察机关结合上述第三方评估报告,最终对19家企业作出不起诉决定,并按会商意见,在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后,同步解除强制措施,并将案件移交税务部门做行政处理,实现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两法”衔接。


“腾旭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是工商联发挥“联”优势,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典型案例。市工商联已与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法院、市仲裁委、市国税局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帮助指导企业依法管理,切实加强法律保护。


设新规:企业家有了涉企政策制定话语权


如何提升企业家的获得感,让企业家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温州给出的答案是让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4月份,全国首个关于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温州市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程序暂行办法》正式实施。

至今,市工商联已积极组织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关于积极处置历史遗留的工业园区、工业点和其他企业无产权工业用地及房屋问题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市金融办关于《温州市民营企业“融资畅通工程”实施方案(送审稿)》和市政府服务局《关于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涉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延伸的实施方案》等三个涉企文件制定企业家意见征求会,邀请有关企业家、商协会代表参加,收效良好。企业家普遍反映对政策的知晓度有所提高,参与度也更强。据介绍,征求企业家意见还将作为涉企政策出台的前置要求,由市司法局牵头汇总部门出台涉企政策的年度计划。


建平台:搭起政企双方“面对面”窗口


为助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市工商联积极创新载体。3月份,正式搭建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平台,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信函渠道受理维权投诉件;建立温州市民营企业维权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将每季末或每半年度末的周五设为“企业维权接待日”,以圆桌会议形式邀请市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解决问题。截止今年6月底,维权平台已受理41件投诉件,均巳答复或化解。


强服务: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切实提升


在提升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增强企业家法治意识方面,市工商联也不断开展公益性的法律服务。近年来,联合光正大和嘉瑞成等专业律师事务所开展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系列培训、法律宣讲和法律讲座等,更为企业进行“量体裁衣”,助力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税务管理、会计核算管理等制度,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统计,去年市工商联共计开展法律培训12场,培训人数1530人,“法律体检”专场服务3场,体检企业35家。


此外,市工商联持续开展“进商会,访企业,助发展”活动,收集协会商会和企业存在共性的问题和困难,转交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同时开展“百会万企”评议部门活动,通过网上匿名评价涉企部门满意度和收集问题困难,形成分析报告,提交市纪委作为万人双评议的依据。

   文章来源:温州商报

   作者:刘海丹

点击回顾我会2018年上半年工


地址:乐清市城南街道千帆西路222号香江丽苑3幢2单元603室(新车站旁) 0577-62581356 传真:0577-62581355
Copyrigh t© 2015 All Reserved 乐清市重庆商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 20131120 号 制作维护 | 精科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