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专访
为充分展示乐清渝商形象,商会特开设“会长专访”栏目,通过《雁荡渝商》杂志、《雁荡渝商报》及商会公众号等,刊发“会长专访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他——苦练硬功,争当“领头雁”在行业中频频创新争优铸造三鑫高度,传承电子伟业。 今天,走进乐清市重庆商会常务副会长高上群,听他讲述怎样成为一名电子工匠的故事。高上群,不仅是商会的信息官,更是电子行业的翘楚,他注重国内外电子工程信息的搜集、市场调查和技术管理上的不断创新,使三鑫电子业绩持续增长。具有超前意识的他,不仅善于思考,在看到电子行业出现问题时,向有关部门建言,呼吁加强监管,倡议大家整合资源,走出“市场饱和、盲目压价竞销”的怪圈。
奋力争当“领头雁”
在乐清电子行业,一提到高上群,诸多人伸出了大拇指。高上群喜欢茶道,动静之间,彰显其品位,他感谢他的朋友,三鑫电子团队和客户,是大家成就了他的今天。记者采访当日,细雨飘飘,看到敦实的高上群,额头上,微微有些起伏的皱纹,不知这是他多年思考的结果,还是苦干实干所留下的痕迹。他带着谦和的微笑,友好地握着记者的手,便引向办公楼。记者来到高上群的办公室,进门后,就看到斗大的“诚信”二字,他用上好的茶叶,给记者泡茶后,娓娓道来,他创办三鑫电子的前世今生。在记者的印象当中,貌不惊人的高上群,是一位智者,随性、豁达,走在行业前沿。论事业,他长袖善舞,在乐清市和阆中市,他经营效益均不错;论思维,他比较超前,可能与他所从事的行业有关,一生都跟电子工程结缘;论为人,他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品质。高上群,一生与电子工程打交道,大学学习电子工程专业,后来沿此轨迹行进,数十年如一日,他用一个个电子工程样板设计,塑造乐清虹桥电子走出去的典范;同时,走归回家,他是川商阆中回归大潮中的领头雁……用一生树立三鑫电子的丰碑。创新与开放,关键在人。从2008年创业至今,高上群带领着三鑫团队,专注于电子事业,一路披荆斩棘,缔造传奇。三鑫电子历经风雨,迎难而上,与韩国和电子公司、重庆广达电脑、仁宝电脑以及美国西部数据等商家,建立供求关系并持续合作,充分向海内外展示了三鑫电子蒸蒸日上、势如破竹的发展态势。
创业艰难百战多
让记者把采访镜头片段还原。高上群创业之路,充满艰辛和坎坷,取得的成果厚重而实在。高上群的人生历程,还得追朔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广州念书,学习电子专业,毕业后到深圳特区台资企业工作,从事企业高层管理。高上群来到虹桥还有一段故事。高上群,原本在深圳工作,后被虹桥宇球电子老板求贤若渴用人真切所感动,来此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从事企业管理和技术指导,当时,宇球电子两个生产厂区,有近百名职工。后来,高上群又去了成功电子,做了两年多的管理工作,担任副总经理。2008年下半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高上群独自开厂,取名三鑫电子,生产高端笔记本配件。创业初期,高上群缺乏经验,在摸索中前行。第一年亏损150万元,第二年,亏损近百万元,妻子有所动摇,认为办厂太辛苦,不要干了。高上群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支撑着,继续前行,经历风暴洗礼后,公司内部凝聚力更强了,大家一起创业的劲头更足。结果,第三年打了翻身,快速扭亏为盈。高上群谈到,这与公司团队人员的努力分不开,创办三年间,三鑫电子渐成规模,有了一支能攻善战的队伍,员工100多人,从模具制造,到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系统化操作。公司长年对职工进行专职培训,还加大研发投入和团队建设。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作为企业主,要有忧患意思,在产品开发、科技创新上,形成自己的优势。有人劝我,三鑫电子已经很成功了,干吗这样折腾?高上群认为,办企业,并不单纯是赚多少钱,而是将之作为人生的追求和价值的体现来看待。高上群不想让自己闲下来,2016年,在四川阆中老家投资办厂。谈及创业成败得失,高上群表示:我办企业,不想跟在别人后头。他认为,关键是要注重对行业的研究,眼光要看得远些,做起来要现实一些,明确你做的电子产品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首先做到心中有数,决定去做了,则要做好质量、科技、品牌、价位和服务等方面的文章。如果做到了“人无我有”,产品本身市场潜力大,企业就很快得到发展。而一旦当别人跟上来了,企业竞争激烈,就应该考虑“人有我优”,看看我们的优势到底有多少;而当大家都有优势,而实际上这种优势已变为劣势时,则要考虑“人优我转”的问题,向新的领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当然这种“转型”不能仅仅考虑产品前位和性能优越,而要综合考虑市场能否接受,接受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以及市场今后潜力有多大等因素,尽可能做到既超前,又稳妥。对于是否上新产品,还是开拓新的市场领域。高上群坦言:开拓新的领域,虽说能带来比较高的回报,但风险系数也比较大。作为办企业的人,要考虑冒风险后,自己能承受得起,家庭能承受得起,企业能承受得起。一旦失败了,也不至于给社会带来损害。当下有些办企业的人,在经商办企业过程中,很少注意这方面,一旦亏了,一走了之。高上群表示,作为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首先要有长远的眼光,要站得高,看得远;二要有道德法制观念,对社会、对家庭、对股东、对员工切实负起责任;三要有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既要看到个人和企业、产品的优势,又要考虑存在的劣势,更重要的是,要有失败的准备和救急的办法;还要有一种平常心,办企业红红火火时,不能盛气凌人;企业处于低潮时,不灰心丧气,低声下气。记者听此,这不仅仅是对企业经营者的告诫,更是对每个人如何做人的忠告。创新才有话语权,发展强大,才有新活力。近两个小时之中,高上群谈得并不多,但字字句句都是真情的流露,真实而丰富、耐人寻味。这次见面,记者原本想采访高上群和解码三鑫电子。听了高上群一席话,像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使自己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
支援家乡大建设
四川省阆中市,是生育高上群,养育高上群的家乡,在工作中,他常道不尽对家乡的牵挂。而扎根乐清虹桥创业多年的高上群,早已把他乡当成故乡去建设。在乐清创业成功的同时,高上群还积极支援家乡建设。2016年,高上群捐资20万余元修建家乡乡村公路,帮助家乡脱贫建设;2021年,高上群征地20亩,总投资5000万元(厂房13000多平方米),创办四川阆中金三鑫电子有限公司,将解决当地上100人的就业困难。高上群谈到,他感恩父老乡亲,他想为乡亲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一花引来百花香”,由于他的先行,而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兴旺,使阆中电子组装快速发展。可以说高上群这次回归家乡办厂的征途,非同寻常,风险很大。他明确表态:“认准的目标,一定要奋斗到底,直到成功。”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气魄!高上群作为乐清市重庆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他不仅积极做好商会组织建设,发动会员,还去兄弟商会学习取经,为办好商会出谋划策。同时,高上群谈到:当下全球疫情,商会会员需抱团取暖,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以虹桥为例,川渝企业就有400多家,大家互帮互助,做大产业,提升行业影响力。在公司工作多年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高上群是一个酷爱学习和从事研究的人,有很强的分析判断能力,预测的准确性较高,他不盲目去跟随别人,喜欢独创。采访结束后,高上群谈到,下午,他有一个重要会议,不然亲自送记者去温州。他开车将记者送到车站。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身影,记者特别感动。他让记者再次领略到,“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的优良品格。走在前头的高上群,用一生铸造三鑫高度,定会高高飞扬……
采访欲意未尽。在采访中,高上群的电话时时响起。在记者眼中,高上群就是电子行业的专家,一生专一行,爱一行,并将此作为人生追求的人。高上群认为:“一生做好一件事,难!把一个行业,做精更难!”高上群一生从事电子行业。同时,他不骄不馁,砥励前行!在此,我们为他点赞!前几年,我国制定2025智能制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倡工匠精神,对一个企业生存而言,同样需要在工艺上,体现匠心,精益求精。高上群以实际行动,一生铸造电子传奇。
温州商报记者 谭亚林